首页> 资讯> 详情

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预言家,准确预测了大清灭亡时间|方志江苏

2023-08-24 15:05:16 来源:思雨忆史

他是湘军之父、中兴名臣曾国藩最亲信的幕僚,提前近半个世纪预测了大清的崩溃,被誉为“天才预言家”。他学识渊博,留下一部54卷的《能静居日记》,是研究曾国藩和太平天国历史的核心历史资料之一。他后半生归隐常熟,建造一座依山傍水的花式园林。2021年12月10日,江苏试点古典园林免费开放,由他始建的园林在列。这个奇人,就是常熟赵园最初的主人——常州人赵烈文


(资料图片)

2022年1月1日起,常熟曾赵园等6个古典园林被列为首批古典园林免费向公众开放试点。

01

赵烈文(1832—1893),字惠甫,号能静居士,江苏阳湖(今属常州)人,出身官宦世家。阳湖赵氏是当地一个声势显赫的家族。其父赵仁基为道光六年(1826)进士,官至湖北按察使。其母方荫华是著名骈文家方履篯的妹妹,出身名族。赵烈文生于休宁县官署,十岁时父亲病逝,家道中落,由母亲艰难抚养成人。

赵烈文在十八岁、二十岁、二十一岁时三应省试,均不中,遂绝意科举,一心钻研学问。他的四姐夫周腾虎在曾国藩幕府中任职。姐夫深知其贤,便把他举荐给曾国藩。咸丰五年,曾国藩组织湘军跟太平军作战,初期并不顺利。这个时候,有人推荐来一位幕僚,这人就是赵烈文。

能静居

初入幕府,曾国藩并未安排赵烈文实际性的任务,只让他到基层去走走,到驻守南昌的湘军主力周凤山营观摩学习。观摩完毕,赵烈文回去向曾国藩报告说,周凤山营军纪懈怠,“未足恃”。曾国藩平素最不喜空口无凭的书生之论,闻言不乐。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距赵烈文的论断不到十天功夫,周凤山军果然溃败。

曾马上把赵请来,请他讲周凤山湘军必败缘由,赵向曾讲了一番自己的看法。自此之后,曾对赵极其信任,成了他主要的幕僚之一。随着曾国藩职务的变迁,赵烈文一生四次入曾幕。深得器重,军事上多所谋划。后得到曾国藩保举,曾任易州知州,中年辞职归。其年少时即有才名,对佛学、易学、医学、军事、经济之学都有涉猎。著有《天放楼集》《能静居日记》54卷。是研究曾国藩和太平天国历史的核心资料之一,尤其是详细记录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前后经过和语录事实。其中就有与曾国藩讨论时局时,他抛出的“不出五十年”大清灭亡惊世之论!

《能静居日记》

02

百年之后的今天,我们看待这种已经发生的寓言,可能难以体会这个论断的超前与惊人,但联系到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,就能稍稍理解预言者的远见卓识。

19世纪60年代,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,加上太平天国被消灭(1864年),政治上出现了一个相对和谐时期,大清王朝的政治舞台上涌现出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等力挽狂澜、重振大清国威的能人重臣。他们积极推行洋务运动,开办工厂、购买军舰、恢复各项经济文化事业,连老佛爷慈禧太后也投入了难得一见的热情,因此,这一时期史称“同治中兴”。而就是在清王朝出现“中兴”的繁荣局面时,赵烈文却偏偏要唱反调,胆敢在大清重臣曾国藩面前直言:大清土崩瓦解不过就是五十年内的事情!

曾国藩像

这次谈话发生在1867年7月21日晚,曾国藩与赵烈文进行了一次有关国家命运、前途的长谈。这场谈话在初鼓之后(深夜12点),赵烈文已入睡后又起来陪曾聊天,可见二人亲密程度,具体情形如下:

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忧心忡忡地对赵说:

“京中来人云:‘都门气象甚恶,明火执仗之案时出,而市肆乞丐成群。’民穷财尽,恐有异变,奈何?”(摘自《能静居日记》)

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北京治安很差,不仅时常发生凶案,而且街市上乞丐成群,百姓生活困苦,担心发生民变。

赵烈文回答说:

“天下治安一统久矣,势必驯至分剖。然主威素重,风气未开,若非抽心一烂,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。以烈度之,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,而后方州无主,人自为政,殆不出五十年矣。”

赵的意思说,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,势必会渐渐分裂,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,而且中央政府没有先烂掉,所以暂时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。但据他估计,今后的大祸是中央政府会先垮台,然后出现各自为政、割据分裂的局面;他进一步判断,大概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这种灾祸。

听了赵烈文这番话,曾国藩立刻眉头紧锁,沉思半天才说:“然则当南迁乎?”显然,他认为清王朝并不会完全被推翻,有可能与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政权南迁后南北分治、维持“半壁江山”的王朝一样。对此,赵烈文明确回答说:“恐遂陆沉,未必能效晋、宋也。”他认为清政府已不可能像东晋、 南宋那样南迁偏安一隅,恐将彻底灭亡。

清朝地图

曾国藩反驳说:“本朝君德正,或不至此。”赵烈文立即回答道:“君德正矣,而国势之隆,食报已不为不厚。国初创业太易,诛戮太重,所以有天下者太巧。天道难知,善恶不相掩,后君之德泽,未足恃也。”他认为清朝打天下时杀人太多,得天下太容易,好运气已经用完,君主再有德行也靠不住了。

经过赵烈文的一一剖析,曾国藩被说服了,情不自禁地吐露心声:“吾日夜望死,忧见宗祏之陨。”

03

不过,经过这段深夜长谈后,曾对赵的论断仍无法或不愿完全相信,总感到清王朝还有一线生机。直到同治七年七月下旬(1868年9月中旬),曾国藩被任命为直隶总督。就在此时,曾国藩终于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、同治帝、恭亲王奕䜣及文祥、宝鋆等高官,并在几天之内四次受到慈禧太后的召见。这时他才知道,国家的颓败远远超过自己原来的预料,而朝中根本没有可以力挽狂澜之人。

同治八年五月二十八日(1869年7月7日)晚上,曾国藩对刚刚来到保定直隶总督府的赵烈文坦承自己对时局、朝政的失望,对慈禧太后、慈安太后、奕䜣、文祥、宝鋆、倭仁这些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人品、见识、能力、优点与弱点逐一分析点评了一番,分析点评的结果是他们皆非能担当王朝中兴重任之人。这些人尚且如此,其余的人更加庸碌无为,曾国藩不禁哀叹清王朝的未来“甚可忧耳”。最终,他不得不同意赵烈文两年前的论断: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,难以救药。

历史惊人准确地应验了赵烈文的预言,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,距赵1867年预言它不出五十年就彻底垮台正好四十四年!而且,接踵而来的也是赵所预言的长期“方州无主,人自为政”即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。当然,曾、赵二人已分别于1872和1894年去世,并未看到自己的预言成真,对他们来说,这或许倒是一种安慰。

04

第四次离开曾国藩幕府后,受曾国藩保举,赵先后任河北磁州、易州知州,在短暂的宦海生涯中,他算得上是尽职尽责。坐堂理讼、下乡查案、兴修水利、考试文童,事事亲力亲为,官声颇佳。但由于自身性格因素,不愿打着老师曾国藩的旗号升官发财。他的生平志向只不过是“求一技之安,得以安隐读书而已”。于是,光绪元年(1875),赵烈文主动辞官退隐。辞官之际,他感到“如释重负,身心泰然”,此后终身未再出仕。

而在此前,赵烈文已找好归隐之地——常熟。同治四年(1865),赵烈文就有了不回常州,而在常熟终老的打算。这一年七月起,其日记中出现了多次与朋友一起在常熟城里“相宅”的记载。

赵烈文藏书楼 天放楼

一天,赵烈文与朋友喝完茶后,一起到城南九万圩一带游玩。他觉得此地临山傍水,全城无此胜境。更惊喜的是,他还看到了这里一块土地正在售卖。这里正是明万历御史钱岱所筑“小辋川”原址所在。清嘉庆、道光间为邑人吴峻基所有,初名水壶园,又名水吾园。赵从业主吴氏手中购得此地。

从同治四年(1865)买地起,至光绪十二年(1886)赵园完工,其建造过程前后长达二十二年,才终于建成。光绪元年(1875),他结束宦海生涯后便退居常熟。在常熟,除了偶尔外出访友寄情山水之外,他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在赵园。赵烈文寓居常熟直至终老,光绪二十年(1894),他去世后,家境迅速衰落,赵园易手。此时,距赵烈文去世还不到20年。

曾赵园之赵园风光

新中国成立后, 1952年至1992年的四十年间,赵园与相邻的同是江南私家园林的曾园一起,先后由常熟县师范学校、苏州地区师范学校、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使用。2003年,常熟市政府对赵园和曾园进行修复,2005年两园融为一园对外开放,称为曾赵园,200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。2021年12月10日,曾赵园被列为江苏首批古典园林免费开放试点,于2022年1月1日起免费开放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力盛体育8月24日盘中涨幅达5%
下一篇:最后一页